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手機號碼,快捷登錄

手機號碼,快捷登錄

搜索
查看: 17358|回復: 6

來自羅山客民—盧家邊鄧氏(作者陳維銀)

[復制鏈接]
樓主
發(fā)表于 2024-9-12 20:53:23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登錄查看大圖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
轉(zhuǎn)發(fā)說明:區(qū)地方文化協(xié)會理事陳維銀先生,熱心地方文化事業(yè),并長期致力于客民文化的深入研究,撰寫了大量系列文章。他憑其從小生活在東屏徐溪的經(jīng)歷,及一口地道的客民鄉(xiāng)音,使他在走訪眾多客民村落村民時,有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所采訪記錄的史料也更接地氣。現(xiàn)向文史愛好者及網(wǎng)友推薦分享陳維銀先生創(chuàng)作的《客民文化系列之三:來自羅山客民--盧家邊鄧氏》一文,請您關(guān)注瀏覽,謝謝!
                                            轉(zhuǎn)發(fā)者健康快樂2024年9月12日

來自羅山客民—盧家邊鄧氏
   講述人:鄧傳躍,生于1946年。
           鄧傳武,生于1949年。
           鄧家寶,生于1971年。
一、下江南
溧水東屏街道方邊社區(qū)盧家邊村,居住一大戶人家:鄧氏家族。鄧氏是客民,鄧氏家族定住盧家邊村約九十余年。據(jù)鄧傳武口述,他們鄧氏客民老家在河南省羅山縣姚家畈小陳家小沖村,可能是口傳或記憶有偏差,目前羅山縣查無姚家畈村,商城縣長竹圓鄉(xiāng)有姚家畈小村,但村莊很小僅20多人,湖北大悟縣宣化店鎮(zhèn)有姚畈村,是大隊級別的村莊,且與羅山縣相鄰。據(jù)鄧傳武口述,下江南時應該帶有譜頭或者文字字派記錄,鄧家在盧家邊的大瓦房,于1958年被征用辦公共大食堂,在打掃清理時,家里一切貴重物品及紙質(zhì)書籍,均沒有保存下來,現(xiàn)在鄧氏僅記得五個字字派:業(yè)傳家遠
清末的1905年左右,鄧義成、張氏夫婦帶著瞎子兄長鄧義勝,及長子鄧業(yè)坤、次子鄧業(yè)禎,一行五人,辭別送行的家人和鄉(xiāng)親,告別羅山縣姚家畈小陳家沖村,三步一回頭,含淚踏上下江南的千里路途。
鄧義成挑著一擔籮筐,兩只籮筐下面是破舊的衣服,還有一卷鄧氏家譜譜頭用油紙包裹著,兩年幼的兒子分別坐在兩只籮筐上面,瞎子兄長鄧義勝手握一根竹竿探路,也挑著一擔籮筐,籮筐里有路上吃的干糧、二床棉被及做篾匠的刀具。張氏自小裹了小腳,艱難的走著小碎步,也背著一個包袱,包袱里裝著一些零星的雜物,一路隨著稀疏的下江南的人們,白日行走在土路上,夜晚找一處避風的地方借宿,餓了吃點干糧,渴了喝口塘壩里的涼水。
行走了一個多月,一路走過:光山、商城、到葉集鎮(zhèn)進入安徽,過合肥、含山、到和縣,找到古渡口,搭乘免費官船過了長江。自馬鞍山古渡口上岸,向著溧水縣豐慶鄉(xiāng)的方向,一路打聽,終于走到了目的地:江南溧水縣豐慶鄉(xiāng)上橋村(豐慶鄉(xiāng)是東屏鄉(xiāng)的前身)。
1905下江南一家五人:兄長鄧義勝約38歲、鄧義成約35歲、張氏約24歲,長子鄧業(yè)坤6歲、次子鄧業(yè)禎3。
鄧義勝,約生于1868年,年輕時患眼疾,后失明成盲人,鄧義勝有篾匠手藝,編竹席、稻籮、竹扁子、竹籃子、竹篩子等等生活用品,都是他拿手的手藝,有時走村串戶去擺攤,有時購買毛竹和小竹子,在家門口編各種竹籃子等小型家庭用品售賣。鄧義勝一生未娶,年老時按分家時的約定由二鄧業(yè)禎養(yǎng)老送終,去世后葬后山南坡山邊。
鄧義成生于1871年,以種田為主,幫人干活掙點稻米養(yǎng)家糊口,鄧義成、張氏夫婦去世后先葬盧家邊村西南小山,后移葬后山南坡山邊。生子二:鄧業(yè)坤、鄧業(yè)禎。
下江南后先落腳溧水縣豐慶鄉(xiāng)上橋村附近,在名叫十八畝塘處搭茅草棚子居住,靠打工養(yǎng)家糊口。后又遷居方邊廟山塘村,又在廟山塘村附近山邊搭茅草棚子居住,在廟山塘村附近租地主家的田耕種。
約于1922遷居前蘆家莊,鄧業(yè)坤、鄧業(yè)禎兄弟倆已經(jīng)成年,家庭里有三個男勞動力,由中人擔保租種前蘆家莊任家的十多畝田地。
當年租種一畝水稻田,一年租糧約1.3石,合156斤,押金1.5塊銀圓/畝。鄧義成一家下江南后,前十多年時間只能給地主家做長工或打短工,待積蓄到有二十三十塊銀圓時,才找中人聯(lián)系地主租田耕種。
當年一般窮苦農(nóng)民家庭拿不出押金租田,也沒有耕牛和成套的農(nóng)具,只能給地主家做長工或打短工。
二、大房鄧業(yè)坤
鄧業(yè)出生于1900,故于1958月十月初五,壽年59歲。1922年全家遷去前蘆家莊時,鄧業(yè)坤已是23歲的大小伙子,鄧業(yè)坤1925年冬結(jié)婚,娶盧家邊村何家女兒何氏,何氏比鄧業(yè)坤小3歲,出生于1903年,卒于1950年五月廿五日,壽年48歲。
1949年前,鄧業(yè)坤曾當過多年豐慶鄉(xiāng)下屬方邊一帶村保的保長,相當于現(xiàn)在的大隊書記,日偽時期當保長并不好干,如果幫日偽欺壓百姓,則為漢奸,日本鬼子敗走后,鄧業(yè)坤沒有受到鎮(zhèn)壓,看來鄧業(yè)坤當保長期間沒有做欺壓百姓的事,是在受脅迫情況只是表面上幫日本鬼子維持維持,二是為了混口飯吃。解放后,何氏娘家兄弟在鄉(xiāng)里當干部,鄧業(yè)坤解放前當保長一事也多少受到何家的屁護,所以直到去世也平安無事。
鄧業(yè)坤夫婦共生育三子一女:長子鄧傳書、字賢彬,次子鄧傳榮,三子陳傳?(十歲前夭折),一女鄧月英。
鄧傳書生于1927年,一條腿先天殘疾,好在他讀書還可以,青年時拜高塘雷醫(yī)生為師學習中醫(yī),后從事醫(yī)生職業(yè),后又傳授帶大女兒鄧銀梅從醫(yī)。
鄧傳書娶陳文珍為妻,陳文珍生于1926年,生二女:鄧銀梅、鄧秀蘭。鄧銀梅招堂壽上門女婿。鄧傳書卒于1974年,壽年49歲。陳文珍卒于2010年,壽年85歲,合葬于后山南。
鄧傳榮生于1929年,一生務農(nóng),娶楊秀珍為妻,生一子:鄧家元,生三女:鄧巧云、鄧巧英、鄧巧鳳。鄧傳榮卒于2022年,壽高94歲,目前是鄧家最高壽的人。楊秀珍生于1927年,卒于2011年,壽年85歲,合葬于后山南。
三、二房鄧業(yè)禎
鄧業(yè)禎出生于19031922遷居前蘆家莊時年齡20歲,已是的大小伙子,農(nóng)活樣樣精通,為人厚道,中等身材。不久后與任家的長工陳立榮家三姑娘訂婚,并1924年冬結(jié)婚,結(jié)婚那年鄧業(yè)禎22歲,三姑娘16歲。自1924年冬結(jié)婚到1949年,鄧業(yè)禎夫婦共生育七子一女,還收養(yǎng)位二童媳,共養(yǎng)育七子三女共十人,還贍養(yǎng)父母及伯父。
三姑娘出生于1909年,三歲開始纏裹小腳,1911年民國成立,嚴令廢止女子纏裹小腳時,三姑娘腳骨已經(jīng)骨折,腳骨已經(jīng)受到嚴重傷害,再也不能恢復常人的腳,一生邁著半大的小腳,行走時步履蹣跚 。
三姑娘上有二位姐姐,大姐自小送南京,二姐嫁下旺鄧家,下有二位弟弟。三姑娘身材高大,貌如觀音,一臉福相,慈悲,有旺夫命相三姑娘在娘家排家字輩,同輩女子共有八位,唯有三姑娘在陳家地位最受尊崇,她多次接濟和幫助娘家各個窮苦家庭。三姑娘被陳家孝字輩尊稱三姑,三姑也成為她的大名。三姑回娘家到前蘆家莊和袁村,儀式感隆重,遠近侄兒及堂兄弟,家家輪流請三姑吃飯,至少七八天才能輪流到最后一家。三姑娘家雖然很近,回一次娘家至少10天才返回盧家邊。
三姑自嫁進鄧家后,便主持家里財政,她節(jié)儉持家,起早摸黑操持家務,與夫君鄧業(yè)禎謀劃著種田以外做點手藝。當年農(nóng)村經(jīng)濟落后,只有圍繞在吃的方面做生意,鄧業(yè)禎夫婦利用冬閑去拜師學習做掛面的手藝,學成后便自家創(chuàng)業(yè)開掛面作坊,掛面生意是入冬開始,初春天氣回暖停止,一年大約有5個月的時間制作生產(chǎn)掛面,而且又是冬季沒有農(nóng)活的休閑季,生產(chǎn)掛面也不影響農(nóng)田耕種。
鄧業(yè)禎夫婦與任家商量租借白鐵房子和莊園西邊的空場地,開辦了手工掛面作坊,他們加工的掛面可以用四個字形容:筋、韌、滑、嫩 。
下一碗熱氣騰騰的掛面,吃口滑爽勁十足,面湯鮮回味無窮,掛面配油條雞蛋是送月禮的首選,掛面加雞蛋包也是招待來客的佳肴。所以掛面在當時特別有市場,可用小麥兌換,亦可用銀圓購買均可。
在度娘上查找到手工掛面的制作過程:
1、和面時,不能過硬或過軟,要反復用力揉和。直至不粘手,不粘盆為止;
2、醒面,將和好的面進行放置20分鐘;
3、盤條,將和好的面團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快刀將面團劃割成直徑3厘米左右的圓形長條。連續(xù)劃割,中途不能停斷;
4、繞條,將盤好的面交叉地纏繞在竹上。至竹繞滿為止;
5、二次醒面,將繞好面放入發(fā)酵槽中,進行發(fā)酵;
6、拉條,拉制時要平均用力,拉到80厘米左右時即可;
7、三次醒面,將面再次放入發(fā)酵槽中,一般為30分鐘;
8、上桿,將面條從發(fā)酵槽中取出,放置架子上;
9、二次拉長,將面從架子上拉長,拉180厘米左右進行晾曬;
10、下桿,將晾干的掛面取下即可。
鄧家自從做起手工掛生意后,鄧業(yè)禎夫妻起五更睡半夜,掛面的生意越做越紅火,越做越大,幾年來辛苦掙得的銀圓都存了起來,準備買屬于自己的田地。
民國期間土匪猖獗,當?shù)赜懈∩?、梁山公開的土匪及隱藏在各村莊的暗土匪。土匪經(jīng)常白天摸底,夜晚下山搶劫,鄧家多次遭遇土匪打劫,好在三姑精明,將銀圓用一罐子裝著埋在地下,土匪每次打劫只能搶劫糧食和牲畜,怎么也找不到銀圓等財物,直到經(jīng)中線介紹,買田買地,才將埋入地下的錢罐取出。
約于1932年,盧家邊客民賴姓人家因某種原因,要拋賣村東往山口華村去的那沖田地,經(jīng)中人牽線,鄧業(yè)禎一下子買了賴家約四十畝水稻田和賴家的幾間房子,有了自己的田地耕種,又買了二頭耕牛,各種水車、犁、耙等大型農(nóng)具,也陸續(xù)制作齊全。
田地買賣兩乞后,鄧家辭退了任家的租田,從蘆家莊搬家到盧家村居住,這次搬家不同于以往,以往搬家可以說是顛沛流離,這次搬家到盧家邊可以說是:安家立業(yè)、安家落戶、安居樂業(yè) 。
長子傳道生于1926、女兒傳英生于1930年,兄妹倆在蘆家莊出生,三代人從蘆家莊搬家到盧家村居住。
搬家到盧家邊后,春夏秋耕田種地,冬季繼續(xù)做掛面生意,幾年后,一家人生活漸漸寬裕,過上了家有耕牛,田有四頃,粗茶淡飯三餐飽的幸福生活。
1933年底,二子傳厚在盧家邊出生,也是在這年,貧苦客民李姓人家將九歲女兒李素珍,送給鄧家給長子鄧傳道做童養(yǎng)媳,三姑剛25歲就做了婆婆,家庭人口增加至7人。
1943這年,盧家邊貧苦客民劉姓人家,將六歲女兒劉家英,送給鄧家給三子傳付做童養(yǎng)媳。
李素珍來鄧家做童養(yǎng)媳后,鄧家傳字輩均稱李素珍為大姐,劉家英來鄧家做童養(yǎng)媳后,鄧氏傳字輩自老四起均稱劉家英三姐姐,
鄧氏家庭生活小康后,也不忘教育,曾將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送進私塾班上學,但兄弟幾人均愿意在家干農(nóng)活和幫工做掛面,也不愿意上私塾學文化,而最有天賦的李素珍因為是女子又是童養(yǎng)媳,而沒有上學的機會。
1949年,老七鄧傳武及老大鄧傳道的女兒鄧玉蘭出生。
1950年初,鄧家為老二鄧傳厚舉辦濃重的婚禮,迎娶前巷村童姓姑娘。這年底,鄧家二房大家庭共三代14口人,生活在一起不分家。
1949年,鄧家二房歷年所購水稻田及后面小半片荒山,具體是多少呢,后人也說不清了。1950年底土改,每個村莊人口分田數(shù)也不一樣,如當年盧家邊村土改的田地總數(shù),除以盧家邊村實有登記人口數(shù),平均分田分地,不論貧窮富裕的家庭,一律平均分田,各家所有分到的田、塘、壩、溝、埂、旱地、山坡、宅基地均詳細記錄在新田契里,規(guī)定私有并允許自由買賣,新田契由縣長簽章及縣政府蓋大印。
1950年底鄧家二房共14口人,14口人全部有資格參加土改,按14口人計算田地畝數(shù),鄧家歷年積累的田地畝數(shù),鄧家田地分給自家,正好符合土改分田的數(shù)量。1951年評定成分,鄧家二房雖然田地數(shù)量達標富農(nóng),但鄧家老少終年勞動,自家田地自家耕種,沒有剝削行為,評定為中農(nóng)成分。
二房鄧業(yè)禎、陳三姑夫婦,共生育七子、一女、養(yǎng)二童養(yǎng)媳,孫子十二人,孫女14人。
長子:鄧傳道,生于1926年,童養(yǎng)媳李素珍,生二子三女。
次子:鄧傳厚,生于1933年,娶妻童氏,生一女。再娶氏,生二子三女。
三子:鄧傳付,生于1937年,童養(yǎng)媳劉家英,生三子。
四子:鄧傳文,生于1940年,娶妻氏,生二子二女。
五子:鄧傳芳,生于1943年,娶妻劉氏,生一子三女。
六子:鄧傳躍,生于1946年,娶妻柯氏,生一子一女。
七子:鄧傳武,生于1949年,娶妻趙氏,生一子一女。
長女:鄧傳英,生于1930年,嫁劉茅棚子劉姓,生三子四女。
鄧家自1905年由河南羅田移民江南溧水,經(jīng)歷120年的歲月,已傳至第六代,120年來幾代人信陽鄉(xiāng)音未改,善良好客的本性不變、講義氣守信用沒有變。希望客民鄧氏早日圓了尋根的夢!
羅山客民鄧--男丁人員表
序號
1
2世、業(yè)
3、傳
4、家
5、遠
鄧義勝
鄧義成
鄧業(yè)坤
鄧傳書
鄧銀梅(招女婿)
鄧元程
鄧元杰
陳傳榮
鄧家元
陳傳(早夭)
鄧業(yè)禎
鄧傳道
鄧家勝
鄧遠近
鄧家軍
鄧遠洋
鄧傳厚
鄧家成
鄧遠輝
鄧家龍
鄧遠陶
鄧傳付
鄧家根
鄧家壽
鄧遠明
鄧遠俊
鄧家寶
鄧遠強
鄧傳文
鄧家海
鄧家利
鄧遠震
鄧傳芳
鄧家明
鄧傳躍
鄧家平
遠杭
鄧傳武
鄧家健
遠鑫
                                                                                                               溧水區(qū)地方文化協(xié)會理事  陳維銀

溧水114APP,招聘、房產(chǎn)、相親、便民、二手,一站搞定!點擊下載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24-9-13 07:50:59 | 只看該作者 ?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溧水114APP,招聘、房產(chǎn)、相親、便民、二手,一站搞定!點擊下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24-9-14 14:39:03 | 只看該作者 ?
從蘆家莊搬家到盧家村居住,盧家邊,沒有搞懂地名及盧和蘆
溧水114APP,招聘、房產(chǎn)、相親、便民、二手,一站搞定!點擊下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板
發(fā)表于 2024-9-14 17:23:21 手機頻道 | 只看該作者 ?
一擔蘿筐兩頭沉,滿懷希望江南奔。
生活艱辛離家鄉(xiāng),崎嶇路上步步沉。
數(shù)月辛苦到溧水,山邊草棚且安身。
客民故事歲月長,但求生存能安穩(wěn)。
溧水114APP,招聘、房產(chǎn)、相親、便民、二手,一站搞定!點擊下載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fā)表于 2024-9-15 10:37:32 手機頻道 | 只看該作者 ?
夕照晚晴 發(fā)表于 2024-09-14 17:23
一擔蘿筐兩頭沉,滿懷希望江南奔。
生活艱辛離家鄉(xiāng),崎嶇路上步步沉。
數(shù)月辛苦到溧水,山邊草棚且安身。
客民故事歲月長,但求生存能安穩(wěn)。

仔細閱文有劉老,
七律感言總結(jié)妙。
客民文化需深挖,
感謝作者陳維銀。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溧水114APP,招聘、房產(chǎn)、相親、便民、二手,一站搞定!點擊下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fā)表于 2024-9-15 10:42:46 手機頻道 | 只看該作者 ?
艾克塞斯 發(fā)表于 2024-09-14 14:39
從蘆家莊搬家到盧家村居住,盧家邊,沒有搞懂地名及盧和蘆

該村村名幾度變,
維銀曾經(jīng)介紹過。
歷史數(shù)稱蘆盧廬,
搞得眾人頭發(fā)暈。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溧水114APP,招聘、房產(chǎn)、相親、便民、二手,一站搞定!點擊下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fā)表于 2024-11-27 00:08:13 手機頻道 | 只看該作者 ?
艾克塞斯 發(fā)表于 2024-09-14 14:39
從蘆家莊搬家到盧家村居住,盧家邊,沒有搞懂地名及盧和蘆

是盧家邊村,漏了一個邊。謝謝指正。
溧水114APP,招聘、房產(chǎn)、相親、便民、二手,一站搞定!點擊下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關(guān)于我們|手機APP|自律公約|==溧水114網(wǎng)==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